翡翠产品质量的主要风险点是不法商家采取以次充好(处理翡翠)、假冒伪劣(玻璃、石英岩)等手段扰乱天然翡翠市场,[提醒]旅游景点翡翠多是假冒伪劣本次抽查的主要检测项目为宝石名称。
本文目录一览:
翡翠原石检测怎么取样
中国江苏网3月24日讯 昨天上午,江苏省质监局发布了翡翠首饰产品的监督抽查结果,在被抽查的40批次样品中,合格26批次,合格lǜ为65%。其中,抽查百货商场、珠宝城等零售店商品18批次,合格率为100%;旅游景点的商品质量最差,抽查的17批次中,合格率为17.7%。
江南时报记者张旭通讯员沈志轩
[抽查] 40批次翡翠产品4成有问题
据介绍,本次抽检共40批次,主要抽样渠道有两个:一是在主流销售渠道抽查市售样品35批次,包括百货商场10批,涵盖大洋百货、新街口百货、金鹰商厦、中央商厦、宝庆尚品;旅游景点17批,主要集中在夫子庙、中山陵景区、南艺后街;珠宝商城8批,南jīng主流的金城大厦南京珠宝城、紫金爱涛珠宝城、新世纪珠宝城均涵盖在内。二是网络平台商家,抽查5批次,品牌直营网店(翡翠wáng朝、明空商盟)、知名网购平台店铺(天猫、1号店、京东商城)均有涉及。
翡翠产品质量的主要风险点是不法商家采取以次充好(处理翡翠)、假冒伪劣(玻璃、石英岩)等手段扰乱天然翡翠市场,因此,本次jiān督抽查针对此种情况设置,先根据宝石鉴定结果判别样品材质,再与样品标识名称进行比较,从而判定合格与否。在这些抽查的产品中,价格越高合格率就高,反之价gé低端质量亦差,其中价格在3000元以上的产品均合格。
抽查结果显示,本次共抽查40批次样品,合格26批次,合格率为65%。其中,抽查百货商场、珠宝城等零售店商品18批次,合格率为100%;抽查旅游景点17批次,合格率为17.7%;抽查网络购物商品5批次,均合格。
[提醒]旅游景点翡翠多是假冒伪劣
本次抽查的主要检测项目为宝石名称。40批次产品中,发现宝石名称项目存在问题的有14批次,占总批次的35%。宝石名称主要是考察标注天然翡翠的产品是否存在充填、染色等处理现象和以非翡翠物质冒充翡翠的qíng况。经过检测,该项目主要存在的问题是:1.翡翠(漂白、充填、染色)冒充天然翡翠,此种情况即所谓B、C货翡翠冒充A货;2.染色石英岩冒充翡翠;3.其他物质冒充翡翠。
抽查显示,各类以次充好、假冒伪劣现象广泛存在于旅游景点。这里特别指出,承建jī构广泛走访了南京地区的主要旅游景点,其中zhōng山陵风景区和夫子庙风景区均有多家珠宝售卖点。本次抽查中,中山陵风景区商业街区未发现翡翠产品价签与实物不符的情况。而夫子庙地区则充斥了大量假冒伪劣翡翠制品。
在珠宝商城抽查到的不合格品来自南艺后jiē的珠宝市场。该市场内翡翠制品鱼龙混杂,抽样人员发现多家高价售卖翡翠Bhuò产品的商家,限于购样过程遭拒,而无法进行采样。
[支招]看网纹、颜色听声音辨别真假
本次抽查的产品中,翡翠饰品出现B、C货冒充A货的情况较为严重,三者有什么区别?普通市民该如何选购?对此质监局相关专家给了解释。专家称,翡翠的A货,为纯天然翡翠,只需要打磨雕刻就可以成品。翡翠的B货,为加工过程中,经过le酸浸漂白、墩蜡处理的翡翠。凡人工加色的翡cuì称C货。三者的价格悬殊很大,因此很多不法商人经常会拿B、C货mào充A货。
专家告诉记者,这三种翡翠只要仔细辨别,肉眼也能识别。首先看表面的酸蚀网纹。为什么B货表面会有酸蚀wǎng纹呢?这是因为充填在翡翠B货矿物颗粒间的胶硬度比较低,在切磨抛光时,低硬度的胶容易被抛磨,形成下凹的gōu槽,形态像干裂土壤的网状裂纹,又称为龟裂纹或橘皮效应。
其次是看颜色。由于经过了酸洗漂白,翡翠中所含的杂质被溶解,黄底和班底被清除,故B货翡翠底色会特别白,没有灰黄的成分。染色翡翠的颜色沿裂隙和矿物颗粒间隙分布,呈现丝网状的特征。
最后是听声音。测试翡翠手镯和挂件的敲击声是非常便捷的一种辨别方法,翡翠B货的敲击声多为沉闷嘶哑,不够清脆,与天然的不同。这一测试要注意,不能用手持住玉件,最好把玉件用细线吊起,用另一块实心的玉件轻轻敲击。但是天然A货如果有裂纹或者质地疏松,也会出现嘶哑和沉闷的敲jī声,要加以注意。这一方法对手镯最为有效。
昨天相关专家也就“人养玉”和“玉养人”两种说法作了解读。“人养玉”的说法有一定科学依据,由于长期佩戴翡翠制品,人体的少量油脂会渗入玉石中,填充翡翠中的细小罅隙,从而增加翡翠首饰的透明度。“玉养人”指的是翡翠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或磁场等说法,没有切实的科学依据,但翡翠首饰的水润特质会给佩戴者带来心理上的愉悦。
南海特有海洋资源种类?
1 油气资源
南海海域内含有大量油气储量的地区.总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。
2 其他矿产资源
华南海岸带的沙坝、海滩和àn裙等的沙体中蕴藏有丰富的砂矿资源,已达工业品位或已开采的有钛铁矿、钨、锡、金、锆石、独居石、lín钇矿、金红石、铌钽铁矿和玻璃石英砂。已划出几个砂矿成矿带:粤东钻石砂带、粤中锡砂带、粤西独居石—磷钇矿砂带、雷州半岛—琼东钛铁矿—锆石砂带,桂南玻璃石英砂带。
南海大陆架第sì纪古河谷、古沙坝、古海滩和底砾层,均是砂矿远景区。建筑填料用的内大陆架砂砾估算资源量约为4500亿吨。香港自1985年以来已在内大陆架全新世海相淤泥层下浚挖了约2.5亿立方米的砂砾,用于各种吹填工程。南海诸岛上蕴藏有一些鸟粪磷矿。此wài,南海深海沉积采样已获得锰结核和富钴锰结壳的样品,水深超过4000米的下大陆坡和深海盆地是锰结核与富钴锰结壳的远景qū。
3 生物资源
3.1 动物资源
南海北部的鱼类约有750种,以暖水性为主,暖温带种较少,未发现寒温带性zhǒng。鱼类区系为亚热带性质,属于印度—西太平洋热带区的中—日亚区。南部的鱼类有1000余种,皆为暖水性,主要分布在南海中部诸岛之间的热带区,向北到西沙群岛,为热带区系,属于印度—西太平洋热带区的印—马亚区。主要经济鱼类有蛇鲻、鲱鲤、红笛鲷、短尾大眼鲷、金线鱼、蓝圆鲹和钝tóu双鳍鲳等。
南海海蛇种类约有10种,数量不少。每年4至5月间在万山群岛水域,9至10月间在北部湾猬集,具有开发捕捞价值。南海是海龟活动的海区,每年4至12月来南海诸岛产卵,尤以4至7月为繁殖盛季。习见种有海龟、玳瑁、蠵龟和棱皮龟等。海兽有豚类、鲸类。北部河口区常见有白海豚、海豚和儒艮等。中部海区常见到成群的海豚。
浮游生物种类繁多。上层水中生活的浮游生物具有热带大洋特性。北部沿岸浅水区,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,有暖温带种入侵。但出现时间较短,且随不同年份有较大变化。南海fú游生物仍以热带种为主要成分,区系属印度—西太平洋热带区的印—马亚区。海盆深层水中生活的浮游生物种类稀少,生物量也很低。沿岸水域主要浮游生物资源有日本毛虾、红毛虾、锯齿毛虾、海蜇和黄斑hǎi蜇等。
底栖动物种类相当丰富,但优势种数量一般不是很大。北部沿岸浅水区生活的底栖动物基本都是热带和亚热带浅海种。区系属印度—西太平洋热带区中—日亚区,为亚热带性质。南部,包括南沙群岛海域,底栖动物基本都是典型的热带种,特别是造礁珊瑚极其发达。南部底栖动物类群远较北部为多。区系属印度—西太平洋热带区印—马亚区,为热带性质。南海海盆1000米以下的深水区底栖动物具有深海的特征。南海底栖动物资源主要有软体动物的珠母贝、近江牡蛎、翡翠贻贝、日月贝和杂色鲍等,甲壳dòng物的墨吉对虾、长毛对虾、中国龙虾、密毛龙虾、远游梭子蟹和锯缘青蟹等,以及棘皮动物的梅花参、刺缘参、黑海参等。
3.2 植物资源
南海沿岸fēn布着众多的红树林,种类达20余种。它们呈不连续分布,大都出现在河口附近泥滩上,构成了具有热带特色的红树林群落,它对沿海鱼lèi繁殖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。底栖植物可分为南、北两区。北区为广东沿岸,由于受大陆气候影响,出现以亚热带性种为主的代表种,区系属印度—西太平洋区的中—日亚区。南区为南海诸岛海域,主要为热带性种类,区系属印度—西太平洋区的印—马亚区。南海沿岸底栖植物资源丰富,经济海藻主要有羊栖菜、紫菜、江蓠、鹧鸪菜、麒麟菜hé海萝等。
3.3 珊瑚礁资源
南海诸岛地处热带,具有热带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,大致由深海中、下层生态系统、深海上层生态系统、珊瑚礁区生态系统和珊瑚岛上生态系统等有机组成。
西沙群岛的珊瑚非常繁茂,各类珊瑚约160余种,其中造礁珊瑚124种,数量较多的是大分枝状de魅力鹿角珊瑚和多枝蔷薇珊瑚。西沙群岛中除了高尖石为火山岩岛外,其余各岛全是珊瑚礁岛。其中永乐群岛实际上是多个珊瑚岛分散在周围、中间有一个潟湖的大环礁,潟湖有duō条通道与南海相通。宣德群岛是一个半月形的开放式多通道de大环礁。
东岛是西沙群岛的第二大岛(1.55平方千米)。东岛由上升礁及珊瑚贝壳砂复合而成,岛的四周是阶梯式的礁平台(第一阶水深3至5米,第二阶15至25米,第三阶40至50米)。在礁平台上的生物分带极为明显,且不同坐向有差别。东北向的礁平台发育良好,500米宽的浅水台地分橙黄滨珊瑚带、苍珊瑚带和珊瑚藻带。西南向的礁平台仅150米宽,珊瑚发育不好。除珊瑚外,珊瑚礁热带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,已记录种数:海藻400种,鱼类500种,无脊椎动物1800种。
南沙群岛主要是由珊瑚礁组成,具有典型的热带珊瑚礁(主要是环礁)特征,已记录近百种造礁珊瑚,以滨珊瑚、蜂巢珊瑚、鹿角珊瑚、菊花珊瑚的数量最大。
4 旅游资源
4.1 海岛旅游资源
我国的南海诸岛具有开发旅游资源的巨大价值。
南海诸岛是我国海洋文明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见证,是研究我国海洋历史文化的重要基地,在南海诸岛逐步开发旅游的过程中,将会与历史文化研究形成相互促进。
南海诸岛形态各异的珊瑚礁,蔚为壮观的水下礁盘,千姿百态的珊瑚,清澈透底的海水,如花园般绚烂多姿的潟湖,松软白细的沙滩,各种名贵海产,都为南海诸岛的旅游开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天然条件。在这里既可以享受热带海洋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,又可以尝试诸如潜水等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。同时,一些岛屿上发现了我国古代渔民生产生活的遗物遗址,这一方面证明了是我国人民最早开发南海诸岛,另一方面,也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4.2 滨海旅游资源
我国大陆濒临南海的海滨旅游地区主要有三个:广东海滨海岛旅游带、海南旅游区和北部湾旅yóu圈。
广东海洋旅游以度假为主题,形成了阳江海陵岛、湛江东海岛、深圳大鹏湾、惠州大亚湾、汕tóu龙hǔ滩、汕尾红海湾和江门川岛等八大海滨旅游度假区。
海南具有宜人的海岛气候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热带风情,是我国最具备条件建设热带海滨旅游度假胜地的地区。整个旅游区在布局上以三亚为中心、东南部海滨为重点,形成规模发展的格局。海上观光方面有游艇观光、潜艇观光、水上飞机观光、海上捕捞、养殖观光等;海洋游乐方面有摩托艇、帆板、帆船、冲浪、牵引划水等;海上xiū闲游垂钓、游钓、潜水、游轮等;以及海洋生态科普教育、科学考察、探险等。
北部湾旅游圈包括海南省及粤西、桂南。一是将形成桂东、粤西和琼北的小三角旅游圈,并有望成为国内旅游的一个热点地qū。二是随着北海、三亚至越南的游轮开通,以及从广西东兴口岸直达下龙湾的陆地旅游线的形成,该地区出现了多条旅游热线。
5 其他资源
太阳能:南海诸岛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超过我国其他海域和绝dà多数的内陆地区,堪比青藏高原。全年各月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90至260W/㎡,终年可利用。
风能:有效fēng速3至20m/s,出现时数5500至8000h,出现时间65%至89%,有效风能密度300至650W/㎡,属我国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。台湾海峡南口和巴士海峡的风能高值为全国海区之冠。
海洋能:南海海域广阔,波能资源丰富,据估计可达38.3×1013W,为渤、黄、东三海区波能蕴藏总和的2倍。更具有显著优势的是南海的温差能资源。南海表层海水全年温度大都超过26℃,而在1000米深处终年低至5℃,稳定、持久而显著的温差,shì温差发电的有利条件,如能全部开发,估计可发电(1~2)×1012W。此外,在南海礁群附近,由于受地形影响,潮差较大,有些地区的潮差甚至大于2.5m,且具有较大流速。因此,亦可以考虑利用地形和潮汐规律,利用口门或人工口门进行潮汐jí海流发电。
空间资源:南海地区总的陆地面积十分有限,但是海域广阔,有巨大的空间资yuán开发潜力。当前的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方式一般包括:港口航道、海岛土地开发、水下仓储等。随着人类社会科技进步,利用海洋空间可以发展海上种植业、海上城市等新型的人类生存及发展空间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