翡翠怎么区分ABC货
1、先看光泽。
A货的光泽亮丽,有玻璃的光泽。它的表面很光滑,没有凹坑,没有沙眼,在放大镜下看有凸起的感觉。表面的反光,具有流动性,很有灵气。
B货的光泽是蜡状的,在反射光下可以看到表面凹凸不平。如果看进去里面,可以看到颗粒间有模糊的点团。
C货的光泽是树脂光泽,光泽度与B货相近,显得呆板。在反射光下有很多网状的沟槽,内部结构模糊不清,或者一团模糊。”
2、可以通过声音去判断。
A货敲击起来的声音很悦耳,尾音悠扬清脆。这是因为翡翠的结果没有被破坏,整体性好的缘故。经过强酸强碱浸泡的B货,由于结构被破坏,敲击起来声音沉闷,尾音短促,不像A货那样清脆。
C货敲击的声音比B货更加沉闷、粗燥、短促,尾音很短,没有弹性,很快就消失了。
翡翠造假常识B货是将不太好的翡翠,先拿强酸强碱浸泡,出去杂质。然后里面有坑,为了补上这些坑,造假者会使用树脂胶注入翡翠。
从表面看,翡翠很透亮,成色也好。但是它的结构被破坏了,很疏松,抗压强度和韧性大大减弱,影响了它的寿命和耐用性。看起来很漂亮的翡翠,结果十年左右就会老化,慢慢颜色会暗下去,很不好看。
C货有的完全不是翡翠,拿其他的玉石来填充颜色。这种翡翠买回来,是会贬值的。
翡翠不都是绿的吗,市场上怎么还有黄翡翠?
翡翠, 顾名思义,颜色呈翠绿色称之翠,呈红色或黄色称之翡。翡翠的颜色丰富多彩,其中绿色为上品,按颜色可分为三种类型:①皮类颜色:指翡翠最外层表皮的颜色,其形成与后期风化作用有关。这类颜色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红色、黄色和灰色;②地子色:又称“底子”颜色,有底色之意,指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,为深浅不同的白色、油色、藕粉、灰色等;③绿类颜色:指翡翠的本色,这类颜色的特点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。 有时绿中包含着黑色。概括而言,翡翠的颜色大致可分为六类:绿色、紫色、白色、翡色、黑色和组合色。这些翡翠都是"B+C",你能看出来么?
这些翡翠都是"B C",你能看出来么?
B货的紫罗兰翡翠,不像吧!
看让人“dan疼”的雕工就知道啦, B C!
下面都是B C的!
石英材质的!
十几年前的83料B镯,欺骗性较高无酸蚀纹,但外部光泽不够亮,内部浑浊惨白,透光泛紫!(也是B C的)
比较典型的高B,无酸蚀纹,起荧光,表面光泽强,有点像葡萄石,透光泛紫是它最大的特征!
下面的染色手镯,有裂的地方颜色比较深!
两只有荧光的B货!
典型的B C 3件套!紫外灯下,蓝色是b货酸咬的典型特点!
高B货手镯!
这件是蓝田玉的!
马来玉耳钉一对!
马来玉的真实名字叫做染色石英岩,不是产自马来西亚!
马来玉
这些都是假货,翠友看到得注意了!
这个算满绿了吧,翠友觉得这手镯怎么样?只要不到1万元!敢买吗?
那么问题来了:如何分辨A、B货翡翠?
一、看颜色
高B翡翠经过“漂白”和染色,颜色一般会比A货更鲜艳,但不太自然,有时会使人感到带有“黄气”,且没有“色根”,翠色呈片状、带状,模糊不清,没有深浅变化。
看绿色部分,光线在天然的A货中传播时,会明显受到翡翠的粒间边界或微裂隙的阻挡,从浓到淡从有到无,颜色有过渡。B货的色根也想模仿A货的扩散状,但是颜色发飘了,这是因为B货里的胶把隔阻颜色的裂隙充填了,光线很容易在翡翠颗粒之间相互传递而少了裂隙面的反射了。
二、看光泽
天然A货翡翠呈现玻璃光泽,B货则是“树脂”的光泽,经过处理之后,看起来是非常透明,有时候比A货更“A”,甚至出现内部反光(起莹光),但是两者的莹光正好成为我们鉴定的标准!
三、看结构
B货内部结构显得松散,有的晶体会被错开、位移。A货光线的穿透力较强,晶莹剔透,在苍蝇翅处反光很强;B货的光线穿透力较弱,比较糊;就象玻璃和玻璃胶的感觉。
四、看表皮
如果说内部结构可能很抽象,那我们就看表面!一切B货都是从表面开始介入,所以一定会在表面留下蛛丝马迹。B货表面有“酸蚀蜘蛛网纹”和“坑”,区别于天然A货的橘皮纹。20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B货痕迹,一般看到这种蜘蛛网结构,而且有闪亮物在,基本上就可以判断是B货。现在“假货技术”层出不穷,光凭肉眼是难以分辨的,只有借助工具,如手持放大镜进行帮助。
五、看证书
珠宝鉴定证书就好比人的身份证一样,重要性不言而喻了。
B货鉴定出来的证书就是翡翠(处理)了。那么,怎么看翡翠A货的证书呢?
啥都不说了,图解!
关注微信公众号:玉器百科(ID:yuqibaike),每天介绍玉石、彩宝、文玩的实用知识及价值资讯。
标签: b货翡翠手镯表面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