翡翠手镯涂金「赵明诚踏遍齐鲁寻金石」

admin 450 0

赵明诚简介?

赵明诚(-),字德甫(或德父),山东诸城龙都街道岔道口人,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第三子。

赵明诚少喜收蓄前代石刻。

为太学生,以父荫入仕。

崇宁中除鸿胪少卿。

大观二年(08年)与李清照归青州故居,广求古今图书、遗碑、石刻。

宣和中出守莱州,调淄州。

靖康末,起江宁知府,病卒于建康。

笃志于收藏、考证,藏图书极富,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。

他父亲居相位,亲朋也多在馆阁就职,多有亡诗逸史、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,遂尽力传写。

夫妇节衣缩食,极力搜讨,每获一书,即共同校勘。

建藏书楼有“归来堂”,登记编目。

按类罗列图书。

金兵南侵,携家避难,图书、金石不能尽载,择其精华,仍载书车至东海。

青州尚有书册余间,建炎元年(年),金兵侵犯青州,藏书化为灰烬。

他仿欧阳修《集古录》,作《金石录》卷,将金石刻辞00种编排成帙,诠述条理,考证精博,为金石学名着。

李清照作有《金石录后序》,述《金石录》编撰经过、夫妇收藏书、画之细委,凄楚婉约,文笔动人。

另撰有《古器物名碑》卷。

赵明诚致力于金石之学,可谓幼而好之,终生不渝。

他曾自谓:“余自少小喜从当世学士大夫访问前代金石刻词。

”(《金石录》序)与李清照结婚后,对金石学志趣更是有增无减,日趋痴迷,有“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”(《金石录后序》)。

屏居青州与出守莱州、淄州时期,是赵明诚、李清照夫妇相濡以沫共研学问的最美满的时期,也是赵明诚金石事业最有成就的时期。

从大观二年(08年)至宣和三年(年),赵明诚曾四游仰天山,三访灵岩寺,一登泰山顶。

或题名,或拓片,获得了大量的碑文资料。

经过多年的亲访广集,在李清照帮助下,赵明诚完成了《金石录》的写作。

这是一部继欧阳修《集古录》之后,规模更大、更有价值的研究金石之学的专着。

着录所藏金石拓本,上起三代下及隋唐五代,共00种。

《金石录》卷。

前卷为目录,按时代顺序编排;后卷就所见钟鼎彝器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石刻文字,加以辨证考据,对两《唐书》多作订正,是研究古代金石刻必资之书。

年,赵明诚病卒于建康(南京)。

赵明诚踏遍齐鲁寻金石

赵明诚踏遍齐鲁寻金石翡翠手镯涂金「赵明诚踏遍齐鲁寻金石」  第1张

赵明诚画像

青州系古“九州”之一,原为东夷之地,历史极其悠久。《尚书·禹贡》载,“海岱惟青州”,属古齐国中枢,所遗文物众多,“丰碑巨碣,所在多有,三代古器,时有出土。”夏、商、周丰富的历史遗存及不时出土的鼎器文物,为赵明诚从事金石研究提供了优良条件。赵明诚、李清照夫妇在当地收集了一批有价值的石刻资料拓片,包括《东魏张烈碑》《北齐临淮王像碑》《大云寺禅院碑》,以及带有铭文的古戟、昌乐丹水岸出土的古觚、古爵等。

远离了政治纷争又“无案牍之劳形”,赵明诚有足够的时间,他为考察、收集金石文物足迹遍及山东多地,并曾多次寻访灵岩寺。灵岩寺位于济南长清,始建于东晋,唐、宋、元、明四朝尤为兴盛,灵岩寺列“海内四大名刹”之首,至今一些殿宇仍然保留着宋代构件,碑刻题记散存于灵岩峪方山窟龛和殿宇院壁,现属泰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大观三年(1109年)九月十三日,赵明诚与李擢、李跃共游灵岩寺,“凡宿两日乃归”。北宋政和三年(1113年)四月六日,赵明诚从历下(今济南)出发再次游览灵岩寺,重点欣赏了书法家、碑刻大家李邕所撰的《灵岩寺碑颂并序》。李邕系唐朝大臣,唐玄宗时曾担任“北海太守”,因其书法、文章、碑刻都很有造诣,被誉为“北海三绝”。《灵岩寺碑颂并序》首先记述的是灵岩寺自晋代建寺到唐玄宗开元年间数次兴废经过,其次记载的是对寺内高僧事迹的赞颂和对灵岩风光的描写。赵明诚《金石录》如是记载这次经历,“唐灵岩寺颂,李邕撰并行书,天宝元年(742年)十一月十五日。”政和六年(1116年)三月四日,赵明诚再经灵岩寺,在《千佛殿记》碑侧留下题词。宣和三年(1121年),已出任莱州知事的赵明诚四度寻访灵岩寺。

金石学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,重在证经补史,尤重于器物上文字铭刻、拓片著录及文字考证。泰山为赵明诚金石研究的又一佳处。自秦至清先后13代帝王登泰山封禅或祭祀,山上古建群落、碑碣石刻遍布,是金石研究的上佳之地。政和元年(1111年)九月,赵明诚游历泰山得《唐登封纪号文》大小字两种碑刻。政和三年(1113年)闰四月,赵明诚从灵岩寺回青州途中,四月六日路过泰山,八日登临山顶,获《唐登封纪号文碑》。该年八月,赵明诚专赴泰山山顶拓《秦泰山刻石》。

“秦泰山刻石”是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物,从其名称就可以看出其历史研究和重要的文献价值。“秦泰山刻石”是秦代刊刻的摩崖石刻,铭文为秦始皇功德铭和秦二世诏书,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,前半部分刻于公元前219年,后半部分刻于公元前209年。据传为秦丞相李斯撰文并书丹,因此又称“李斯碑”,属秦统一中国后推行的小篆书体,赵明诚得到全本,视之如宝。

在青州闲居13年后,宋徽宗宣和二年(1120年)赵挺之冤案昭雪,赵明诚得到起用,出任莱州知州。莱州历史悠久,文物迭出,赵明诚对莱州境内相关碑石修缮题跋予以保护。他在《后魏郑羲上碑》题跋:“初余为莱州,得羲碑于州之南山,其末有云:‘上碑在直南二十里天柱山之阳,此下碑也。’因遣人访求,在胶水县(今山东平度)界中,遂模得之。”“盖道照(昭)尝为光州刺史,即今莱州也。故刻其父碑于兹山。余守是州,尝与僚属登山,徘徊碑下久之。”这两段题跋分别说的是《后魏郑羲上碑》有两块,下碑在莱州城南山中,上碑在胶水县,找到上碑并对碑文复制拓片,以及对此碑的珍爱不舍。

郑羲是北魏大臣,曾在莱州一带任刺史。“道昭”即郑道昭,系郑羲幼子。郑道昭被誉为“魏碑体”鼻祖,人称“书法北圣”,此处魏碑石刻与莱州云峰山、平度天柱山《郑文公碑》并称“魏碑三奇”。赵明诚是较早认识到魏碑历史价值的文人。

赵明诚的所为得到了读书人的支持。在担任莱州知州的第三年,赵明诚在《唐富平尉颜乔卿碣》题跋:“有朝士刘绎如者,汉阳人,家藏汉、唐石刻四百卷,以余集录阙此碣也,辄以见赠。宣和癸卯中秋在东,一本阙‘十年’二字,惟云‘屏居乡里’,看来有‘十年二字者为胜,兹取之’。”这段记载表明,当时赵明诚正在编纂《金石录》,但有些史料未全,掖县城(古青州)有个名叫刘绎如的人将收藏的400卷汉唐石刻赠送给赵明诚,供其补缺。

翡翠手镯涂金「赵明诚踏遍齐鲁寻金石」  第2张

在青州期间赵明诚、李清照夫妇生活是贫困的,哪怕是赵明诚做了莱州知州仍然如此,“首无明珠翡翠之饰,室无涂金刺绣之具”,但仅就金石研究而言收获是巨大的。“每日晚,吏散”后,夫妻二人将收集的拓片每十片分别按束捆扎,逐束考订作注,每晚“校勘二卷,题跋一卷”方憩(《金石录后序》),使长达30卷的巨著《金石录》在莱州“静治堂装卷初就”,物质相对清贫,但精神是丰富的。

靖康元年(1126年),赵明诚调离莱州任古城淄州知州,淄州文物繁多,赵明诚广为搜罗,收获颇丰。《金石录》卷十三载:“右齐钟铭,宣和五年,青州临淄县民于齐故城耕地,得古器物数十种,其间钟十枚,有款识,尤奇。最多者几五百字。今世所见钟鼎铭文之多,未有逾此者。今余所藏,乃就钟上摹拓者,最得其真也。”

赵明诚在《唐淄州开元寺碑》题跋:“右唐淄州开元寺碑,李邕撰并书,碑初建于本寺,后人移置郡廨屋下,余为是州,迁于便坐,用木为栏循,以护之云。”不但记下了寺碑来历、历史价值,还增加护栏加以保护。他在《汉成阳灵台碑》跋注:“余为淄川,同官李荛,雷泽人,云冢正在城西南,盖《述征记》误也。”此外,他还获得平陆戈铭及盂姜盥铭并其载入《古器物铭》。

赵明诚自大观元年(1107年)来到青州,到建炎元年(1127年)三月因母亲在江宁(今南京)去世,离开青州去奔丧的20年间,赵明诚夫妻二人“废寝忘食而求”,赴仰天山、访灵岩寺、临泰山、知莱州、守淄州,对齐鲁大地重要金石、历代碑刻收藏、保护、整理、作解,形成“二千卷,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”的《金石录》,使得许多弥足珍贵的文物得以留传后世。赵明诚因此被后人誉为“欧阳修之后的金石研究集大成者”。

《金石录》著录所藏金石拓本,上起三代下及隋唐五代共2000种,补正了前贤阙失,考证了旧籍讹谬,录存了重要史料,成为继欧阳修《集古录》后另一部规模更大、更有价值的关于金石书画、古物奇器研究学专著,朱熹赞其“序次益条理,辩证益精博”“文字煞做得好”。

标签: 翡翠手镯涂金

发表评论 (已有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