戒指上什么字体最好看图片(戒指刻字哪种字体好看)

admin 134 0
其实是我开设de《法学论文写作》课程的内容。是关于法学论文写作的一般性理解:怎么去加强论文写作课的操作性,一、排比材料我们上节课讲到了论文的框架,要在写作的开始强行给自己的论文分出框架。

本文目录一览:

1、戒指上什么字体最好看

2、民国银器上落款常用字体?

戒指上什么字体最好看

戒指上什么字体最好看图片(戒指刻字哪种字体好看)  第1张

编者按:本文是2019年3月14日张翔教授在中国政法大学“法思协作坊”所做的讲座实录。讲座由刘飞教授主持,与谈人有秦奥蕾教授、张力教授、冯威博士。本文以《法学论文写作:操作与积累》为题,收入焦洪昌主编:《法学论文写作:方法与技巧十讲》,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年版。

戒指上什么字体最好看图片(戒指刻字哪种字体好看)  第2张

以下为正文:

今天我讲的,其实是我开设de《法学论文写作》课程的内容。这个课只有一个学分,总共上四次,我在备课的时候就准备成了四次讲座的形式。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就是这四讲里的第三讲:“法学论文写作的具体操作”。

我xiān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其他三讲是什么内容。第一讲是“法学写作:规范性与规范”,是关于法学论文写作的一般性理解。我提chū和回答这样一个问题:“法学写作作为一种规范学科的写作,它的规范性是什么?”还有关于如何选tí等内容;第二讲是“法学论文的结构安排”,是讲怎么谋篇布局;第四讲是“法学论文的修辞”。

第三讲“法学论文写作的具体操作”的内容包括一些技术性的问题,比如论文注释的格式,摘要、关键词、标题的拟法,包括各级标题的问题。另外是一些写作技巧,比如怎么排比材料,资料梳理怎么写,初步的粗写与后续的细写,长、短文写作各自的注意事项。最后再为大家介绍一下日常读书积累的一些方法。

为什么要讲这么一个题mù呢?这是jī于我对论文写作课的反思:论文写作是操作性的工作,怎么以上课的方式来教?如果学生都只是在听老师讲,不去具体操作,写作课能有什么指导意义?按理说,写作课应该让学生写作业,然后老师做批改,上课再讲评。但实际上,面对很多学生的大班,这种讲法基本不可能。那么,怎么去加强论文写作课的操作性?

我想了一个办法。我选了自己的十几篇论文作为范文给学生看。大家可能会说,“你也太自恋了,怎me不选别人只选自己的”。我这么做,是因为我最知道这些是怎么写出来的。我让同学们先看我的论文,然后来说明,我是怎么具体操作的。我希望这种方式能让我的课更具操作性。我几乎是要告诉大家,从论文标题开始,每一个字是怎么码出来的。野人献曝,自我剖析,让同学们看个清楚。

一、排比材料

我们上节课讲到了论文的框架。大家注意,不管怎么样,要在写作的开始强行给自己的论文分出框架,把论文的一、二、三、四点列出来。这样一来,我们在后续阅读材料加以梳理的过程中,就能把材料和框架进一步地联系起来。

初步安排了论文结构以后,你的论文有了初步标题,有了大概的提纲,勉强分好了层次,也进行了文献的阅读和梳理。yǒu的同学还会把文献打印出来,用荧光笔涂了各种颜色。对着一片红红绿绿,觉得我已经“万事俱备”了。那么,在这之后怎么着手充实论文的资料呢?

这时候我们可以做第一xiàng工作:“排比材料”。

(一)摘抄素材

排比材料的工作可以分为两个步骤。第一个步骤是文献梳理过程中的积累,也就是摘抄素材。

大家在阅读论文资料的过程中,经常会产生这种感觉:这一部分的文章有用,这句话我是可以引的!但是如果你把这个书看完了就往那一扔,回头要开始写的时候,再去翻书就找不着了。这时,就有必要做一个标记乃至摘抄的基本工作。排比材料的时候,就先把可能会引用和参考的素材录入电脑。有必要直接引用的,就摘抄下来,可供参考的观点,可以归纳为一两句话记录下来。如果我们在文献梳理过程中,一篇一篇地做了这种积累记录的工作,等到梳理完了,你可能就已经有一个几万字的文档了。其实,素材摘抄的过程也是论文构思的过程。你的初步观点、大体框架乃至具体的写作策略,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。这个文档,既是梳理的成果,也是思考的记录。

(二)归入框架

第二个步骤是归入框架。比如你已经梳理了30篇论文、10本书,你可以开始对照初步拟定的几个一级标题,把梳理过的文献往论文的大体框架里填。确定框架后再回顾先前梳理的材料,你就会开始思考文献材料和论文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,这段话在哪一部分能用得上。这样,你之前看过的文献和材料都可以被归入到各个一级标题下面去。这意味着,各种素材、资料和观点,开始融入你自己的分析框架了。

按照这种方法去整理,或xǔ你的论文还没开始写,已经有好几万字了。而这样做最大的意义是,你的论文已经在进展中了。你有了思考框架,而且也yǒu了与之相应的材料。

我就是这样做的,我给大家展示一下我写作《我国国家权力配置原则的功能主义解释》(《中外法学》2018年第2期)时的思路。

当时wǒ准备在论文的第一部分写“权力分工的祛魅”问题。我认为分权这个问题背后有比较严重的意识形态sè彩,那就要思考如何对意识形态色彩祛魅。我写的第一句话是:“权力分立是一种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,因为guó家反自由,所以要通过权力分立来让国家变弱。”这是我思考问题时候形成的一点认识,我就把它先写进去。

我下面开始列举了这么几本书:《我们的敌人——国家》《控制国家》《国家职能的变迁》《政治哲学》。还有一些,是我直接把书里面的话摘抄下来,比如有一本书叫做《国家为什么会失败》,里面有这么一段说,“汲取性制度:一部分人攫取另一部分人创造的财富。统治者能够利用权力在短时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,实现最大限度的经济增长。但是这种增长不可持续。”我就把这句话摘抄进来了。

至cǐ,我可以告诉大家,最后这五本书都没有出现在我论文的注释中,为什么?因为我最hòu发现,它们离我的论文其实是比较远的。列举这些书只是我的思考痕迹,我把这些痕迹先填进去。

填到这,再往下是我自己思考的一些想法:

社会主义国家的议行合一原则是为了与分权原则分庭抗礼,也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。

我想说的是,西方的分权观是个意识形态属性很强的观念,中国的权力结构观意识形态xìng也很强,这就构成了我的思考框架。

之后,我再继续做我的摘抄。比如说,清华大学聂鑫老师翻译的阿克曼关于分权的著作《别了,孟德斯鸠:新分权的理论与实践》,在第11页写到说:

对美国人来jiǎng,努力将分权制衡的体制发展到zuì好是一回事,高举美国模式,而将其作为全世界自由民主的指路明灯则是另一回事。

这是美国人自己对于分权问题的反sī,他们也认为三权分立绝不是普世的。我觉得这样的观点会帮助我去做分权问题的法学的规范性的分析。

有一些一开始填充到文档里的话,最后可能没有引用到,但实际上还是帮助到了我。为什么没引?yǒu些可能是大家都会说的话,就没有必要引用了,但可能正是大家都公认的观点在当时启发了我。这在你的思考痕迹中是可见的。

至此,我向大家完整展示了这个整理思路的过程,我把自己为写这篇文章看的书、文献进行了摘抄,并把它归入到框架中。大家可以想象,我在论文最初的框架完成以后,会形成一个篇幅不算小的文档,里面有我的框架以及摘抄的素材。这其实是我所有论文写作的第一步。我在具体写作的时候会另开一个文档,而把这个原始文档保留下来,因为它能帮助我思考和整理这些素材。

大家想,完成这样的工作意味着什么?这时我可能已经看了几十份资料,并经过一个初步的消化,而dāng这样一个包含大量资料的文档完成以后,这就意味着我的论文的基本素材都有了。这种写作方式,在中国文学的传统里面通常是被看不起de,但据说李商隐就这么写作。据shuō他习惯把那些临时想出来的好词好句,放在一个小布囊里面,甚至各种典故的用法,也都提前想好,到他写作的时候就把这些东西都放在桌面上。所以别人嘲笑他说,你这叫“獭祭”,什么意思呢?水獭吃鱼之前要把所有的鱼捕好,一条条摆在岸边,然后再开始吃。你看你那写作方式就像水獭吃鱼一样。总之,大家注意学术写作和文学写作的差别。文学写作往往是基于灵感、基于天赋的。我们从小经lì的写作训练往往是天才式的写作,给你一个题目,要求倚马可待,一挥而就,文不加点,下笔万言。这是我们觉得最好的写作,但这不是学术写作。当然,其实文学写作也有区分,有纯粹灵感天才型的,也有那种像贾岛这种苦吟派。所谓“吟安一个字,拈断数茎须”,要反复推敲。

二、资源梳理的几个问题

(一)资源的获取

到这里,大家会问了:在论文写作中,怎么去做材料梳理?首先第一个问题,这些素材从哪来?论文的相关文献从哪来?

我们所有在座同学,可能多多少少都有过一些课程论文写作的经验吧?我们写论文一般先去找文献,怎么找?大家都知道中国zhī网,今年它尤其火爆,我们本科生都知道的东西,一个博士居然不知道,而他居然还要去北大做博士后?这件事情引发了很大的反响。

好,言归正传,我们去中国知网上找文献的时候,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。同学们拿一个关键词去搜索,搜完以后可能会告诉老师两种结果,一种结果是告诉老师没文献,没人研究过。第二种可néng告诉老师,说太多了,有好几万篇,不知道从哪看起。

请大家注意,这么多的文献无从下手,或者说搜不出文献来,大家分析过原因吗?如果说文献太多,无从下手,那说明你选择的关键词是一个很普遍de词,或者这是一个学界普遍会研究的问题,自然会多;而搜不出文献来则意味着,你的关键词很可能设计得有问题。有的同学写了一个很长的句子进行搜索,当然搜不出东西来。

我们先说前一种情况:如果一下搜出来好几千篇论文怎么办?我跟大家讲些简单的办法,你首先(在知网搜索结果中)以“发表时间”排个序,然后把最新发表的文章选出来。学术界最新的文章动态大家可能不了解,因为同学们现在对于学界哪些人著名、哪些杂志好,可能都没有什么认识。但你要找最新的文章、文献,并下载两篇来看。为什么这样做?我们知道,按照学术的要求,所有的论文都应该有文献综述,都应该要参考别人的研究,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找到一个较新的文献,它可néng对以往的研究已经做了一个综述了。这样的huà,你从这篇文献里所做的综述,就可以大体上了解这个领域之前的研究状况。

如果我们的学术越规范,从新文献中去获取既有研究的准确性应gāi就越高。多看几篇综述,你就会发现一个现象:关于这个领域的重要的文献,大家都会去引yòng。一个成熟的学界应该是不断有人在做不同领域的学术综述de,但是我们的学界没那么成熟,综述性的文献有时候就要自己去找。举个例子,2015年是中国宪法学研究会成立30周年,韩老师说我们写一段文章,综述三十年间中国宪法学的发展。基本权利部分《基本权利理论研究30年》是由我和人民大学博士生姜秉曦合作完成的。这篇文章对文献的综述是比较完整的,文末我还专门做了一个表,统计了三十年来的基本权利研究。

再举一个例子,早先的《法学家》有一个惯例,每年在第1期发表各个xué科的综述,概述过去一年的学术发展。我那时候也写过这种文章,把过去一年的论文著作情kuàng整理起来,写一万字左右的综述。但是后来我们把这个惯例取消了。原因一方面在于现在的刊物是非常重视引用lǜ的,而综述性的文章引用率很低。另一方面在于,一年的时间太短,且针对整个学科的研究综述会非常凌乱。一个学科有那么多研究方向,但在一年当中guān于这个问题可能就发表了一篇好论文,那就没什么可综述的了。此外,大家还可以关注先前韩老师主编的《公法的制度变迁》,主要内容是由王贵松老师和我完成的。当中既有制度的综述,也有一些理论的综述,可以参考。

(二)顺藤摸瓜

那么,如何在收集到的材料当中找出自己真正需要的论文呢?我想大家可以“顺藤摸瓜”地去获取研究的脉络,这里面有一个规律,那就是,某一领域的重要文献,是大家都会去引用的。这时,大家从启发你选题的一两piān文献开始,根据它的注释、引用当中就可以找出相关的研究。你还可以在中国知网的数据库里面查哪些文章引用了这篇文献,看一下引用率,看一下下载量,其实你就可以判断,这篇文章可能确实影响力很大。通过这种方式,大家就可以顺藤摸瓜,去把很多历史上的重要的文献都摸出来。这个功夫其实很容易,大家通过一篇文章的下载、阅读和对比,慢慢地就把一些重要的文献摸出来了。

(三)“知所先后、不掩其功”

顺藤摸瓜的一个前提是“知所先后”,要搞清楚先后,就是一定要知道谁先讲的,谁后讲,按照这个顺序,脉络基本上就大致理出来了。这个很重yào,你要知道nǎ个文献在先,哪个文献在后。这样我们就知道,哪个观点是谁最早讲的,这个领域谁做了最早的基础性研究。最早的研究很重要,因为它往往是奠基性的。这一点在中国可能尤其的重要。为什么尤其重要呢?因为中国现在的学术总体还是不够规范,不够规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,大家的互相抄袭太严重。

一篇较早的高质量文献,会被后面的人不断地抄袭,抄到最后会出现这样的笑话:有一个作者跟我讲过,tā都开始怀疑某些观点是不是最早由他讲的。他说当时是tā最先写出来的,肯定就是他先讲的。但是后来大家都认可了这条观点,他的观点成为了公论,研究者也就渐渐不引用、不注释他的文献了。以至于这位作zhě自己都开始怀疑,类似的观点是不是自己最先提出的。中国确实有这种情况。因此我们在做文献梳理时候要注意到,一定要把最早的文献要梳理出来,这非常重要。否则你de文章写出来后,就会面临一些你根本没有办法去反驳的质疑。

比如说你拿一篇文章来给你的老师看,你可以有自己的观点,老师可能不同意你de观点,你们可以辩论,但如果老师提出一个问题:“有这样一个文献,你看过吗?”你发现你根本没看过,那就麻烦了,这就是硬伤。关于这个领域zhòng要的文献、核心文献你没有读过,这种情况下你的论文就会存在直接被否定的危险。所以要会顺藤摸瓜,核心文献不能遗漏,要“知所先后”,这都是文献梳理的基本要求。

(四)穷尽之难

但梳理文献时我们会面对一个很麻烦的问题,就是穷尽之难。有时候,你要想穷尽某个领域的文献是挺麻烦的。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验:论文写好了,修改完了,投稿了,甚至都发表出来了,大家反响也还不错,结果过两年发现在我那篇文章之前,还有别人也写过类似的文章,我自己没发现而已。大家也许会问,那你自己怎么没有顺藤摸瓜,好好梳理核心文献呢?其实,我觉得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多种原因。

一个确实存在的问题是,按照这种方法去梳理文献,什么时候是个头?打个比方,一个屋子里装满了开心果,主人请大家去吃开心果,但要求你把果壳剥了以后扔回去,你说你能吃完这一屋子的开心果吗?有一种说法说是吃不完了,为什么吃不完了?因为刚开始抓起来都是有果仁的,后来有果仁的越来越少,壳越来越多。最后,你要去发现一个有果仁的开心果就变得非常难,最后可能在mǒu一个地方遗留着一颗,但你很有可能永远找不着它了。有时查文献也有这种情况,你要想穷尽,几乎不可能,但是我们讲你要尽可能地穷尽。

什么叫“尽可能地穷尽”?我觉得至少有这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:在梳理文献过程中发现的那些大家都会引用的文献,你都已经看过了。其余jiù是写作时要注意的一个事项。梳理完了文献,要论述的时候,nǐ要说上这么一句:“就我所见的文献之所及”。这是不可或缺的。

我们知道学术研究,特别是对于实证性的学术研究,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,叫做“说有容易说无难”。你说世界上有一个什么东西,其实这是容易的,我说世界上有这一滩水,我把它找来,它就有。可是你要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什么东西,这就太难了。考古学就是最典型的一种“说有容易说无难”的学问,某个东西被我挖出来了,这没什么可说的。但你yào说有个东西不存在,这太难了。

这种情况下,大家一定要意识到,在各种的资料梳理之后,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地去穷尽这个领域。学术研究经常会发生这种情况,一篇论文发表了,发表之后ruò干年又发现新资料了,如何利用这些新资料?你可以写再论,你可以写补丁,把它再补上就行了。

(五)资料脉络的梳理

下面我们来说说资料梳理的脉络,这个问题对学术研究特别重要。做一项研究,一开始应该怎么去把握相关的学术脉络呢?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可能的路径:

第一个是负责任的教科书。理想情况下,教科书应该包含这个学科最重要最基础的一些文献。大家将来如果去别的国家读书,拿到教科书一看,每一章节基本都会提到yǔ这个部分有关的最重要的一些文献。但实话说,中国的教科书的质量,尤其是法学教科书的质量真的让人一言难尽。虽然现在有非常好的法学教科书,但普遍来说,质量不能算特别好。而且中国的法学教科书还有一个大毛病,在早些年特别突出:似乎教科书是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,可以抄过来抄过去。所以我们去挖掘八十年代初一些观点的来源时,就会面临非常多的困难。因为你会发现各个教科书上都是这么写的,但是你不知道最早是谁这么写的,这是我们学术不规范的一个结果。但理想情况下,教科书应该具备学术脉络梳理的功能,我相信通过近年来一些青年学者在编撰教材当中的努力,未来这个现象会有所改观。

第二个,在德国的法学chuán统下,有个东西叫做法律评注。法律评注是对法条的逐条注释,比如说对《民法典》或者《基本法》的逐条释义。这种注释具有一种穷尽问题和穷尽资liào的功能。在某一条之下,lǐ面的相关问题是什么、相关问题的文献有哪些,在这个注释里面应有尽有。此外,他们还会专门列一个文献目录和案例目录以供参考。法律评注shū在德国是法学的巅峰形态,按照北大贺剑老师写的文章,将之称为“教义学”的巅峰,我觉得这个名字取的非常好。你只要拿到这个评注书,所有的文献、所有的案例、所有的见解,在这一本书之中你都能找到。在德国的法学教育下,一个法律人从进入法学院的第一天开始,到他这一辈子干法律工作的最后一天为止,他可能随时要用到这种评注。评注书有大型的,有小型的,小de可以买一本在包里,大的在图书guǎn里面随时都可以去借阅。所以在德国获取文献根本不是个事儿,哪怕你是一年级的学生,你只要拿到一本评注,都能轻松获取关于这个领域所有的文献。

这种评注在德国是一个非常好的传统,但在中国还刚刚起步。现在大家正在推进这方面的工作。比如我们人民大学三位老师十几年前就做guò一本物权法评注,可以说是非常早的尝试,这些年民法学界也一直在做这个事情。再比如说,我们人民大学的《法学家》杂志,现在专门有一个“法律评注”栏目,基本上是民法学者在栏目中,就民法的zhòng要条文撰写píng注。其中比较公认的典范是朱庆育老师写的《〈合同法〉第52条第5项评注》(《法学家》2016年第3期)。民法学界这些年在做,我们宪法学界也开始了。前不久刚刚把这个任务向我们的一些青年老师分配下去,我们也要开始做这项工作了。未来如果做起来,大家在资料shū理上可能会容易一点。

德国还有几个比较有特色的刊物,有两个我印象比较深的刊物,一个叫《法学》(Jura),一个叫做《新法学周刊》(Neue Juristische Wochenschrift)。这两个刊物经常刊登这样的文章:“关于《基本法》第5条第1款的重要判决”。这篇文章就把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历史上关于这一款的重yào案例,一个一个全部梳理一边,把当中的变化脉络梳理出来。过了三年五年又有了新判决出现了,又有人会写一篇标题一模一样的论文,叫做“关于第5条第1款的重要判决”,重新来理解这个条款。在这种传统下,他们的判决脉络是也非常容易把握的。

除此以外,在其他国家有没有这种类似的形式呢?也有。比如说美国有一种叫做“法律重述”的东西,其实它也是对相关的案例学说等等一个整理。在中国,这种东西可能因为法学发展的水平所限,仍然没有得到推广。我们仍然没有那么容易获取这个脉络,但是在德国、美国这样的fǎ学发达的国家,这个脉络的获取是不难的。将来同学们如果到国外去留学的时候,其实也可以去看一看这些书。以上是一个关于脉络梳理的问题。

回过头来,当论文进行到这里时,我把所有的资料梳理好了,填进了我论文的框架。这个时候选题有了,论文的框架有了,资料我也填进去了,但这仍属于初步的准备,不是直接的写作,下面我们就要开始写了。

三、粗写和细写

我今天所讲的写法,不是任何一个老师曾教给过我的,基本都是自己多年写东西琢磨出来的,愚人所得,如果说得有错,大家不用太在意。

我把论文写作分为“粗写”跟“细写”两种写法。

(一)粗写

所谓粗写,基本上是我在写基本思路时候的一种写法。就是说,当你把各种东西资料看完,论文的选题也确定下来了,你肯定会有一些灵感似的东西。其实任何一篇论文,可能一开始就是一个idea,一个火花,一个非常简单的一个想法,但恰恰是zhè种东西可能构成了整个论文的基本脉络,tā会贯穿你论文的研究写作的始终。而当它喷涌而来的时hòu,你是要一气呵成地把它写下来的。

在我的经验来看,一篇论文最初可能产生自一gè几百字的想法。这个想法会在什么时候获得?不知道。你之前读文献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,可能突然有一天,突然有一个时刻你就想通了,有了这么一个基本想法,那这几百字的想法一定要一气呵成写下来,千万不要等,等等可能就想不起来了。有些东西是可以慢慢写的,而这个灵光乍现的想法或许不能慢慢写,必须马上记下来。

我自己在“捕捉灵感”的问题上有两次比较有趣的经历。一次是我牙疼,我挂了个号在等着补牙,大家知道等补牙时间非常长,我就坐在那翻kàn自己带的书,因为我那段时间一直在准备一篇论文,突然一下子,我在那个非常嘈杂的环境中就把这个事情想通了,我就赶快拿出笔记本来,用非常潦草的字写了一页,这个就构成了wǒ后来整篇3万多字论文的一个核心的思路。还有一次更有趣,我带着孩子去泡温泉,在休息的时候躺在旁边的躺椅上,突然觉得想到一个问题,那个时候我也没有纸笔,我就赶快跑到卖饮料的前台去跟服务员要了一张便签纸,要了一支宾馆的笔,在上面赶快写了下来。你的一篇很长的一篇论文,可能一开始就是这样一个想法,但这个想法一定要当即记下来。

我们开始写论文的时候,会有另一种粗写。这是因为脑子里有好多想法,但现在想不清楚,你没有办法以非常清晰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,那怎么办?这种时候我觉得也可以试试粗写。先别管逻辑,也别管文zì,你就按照脑子里怎么想的,手底下就开始敲,敲完了可能看起来乱七八糟的,自己都不一定看得明白。但你把它敲完了回过头再去看,或再把它写一通,就会发现里面的逻辑慢慢地被梳理出来了。从粗写dào细写是有一个过程的。其中,粗写实际上是在用电脑,用纸、笔记录你脑子里的想法,它可能是混乱的,但里面也包含着思想和灵感。

(二)细写

那么细写是什么呢?细写是说,前面的基础都具备了,比如说一气呵成的基本思路有了,框架也有了,排比的材料都在里面了,这时,你yào开始细写了。细写要以一种非常理性的形式展开,将你所思所想完完整整、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。因为它比较具体,我没有办法给大家举特别清楚的例子去展开,但我建议,大家在整个写作过程中要贯彻着这样一个思路:一方面要注重整体,另外一方面要注重局部和细节。你要时时刻刻考虑论文整体,考虑它的大思路、大框架、大结论。但是在每一个局部,你又要注意它的小思路、小框架、小结论。因此,有shí你可能写得很细很细,但是你写一阵子,你就需要放下笔来,跳出你写的这一块内容,从总体上再来把握一下这篇论文。

怎么去把握整体的大框架、大逻辑、大思路和小的、局部的细节?论文不像中小学的作文,两个小时就写好了。一篇论文可能要写十几天,也可能要写几个月,博士论文shèn至要写几年,xiě的过程会时不时中断。比如,我花两个月写了一篇论文,每天大概一千字,总共积累了有五千字时,我就停下来进行一个检查和回顾,明天再重新开始。我的写法是这样的,不管这个论文前面已经写了多少,我基běn都会从第一个字开shǐ看,一直看到昨天写到的地方,接着再往下写。这样的话,你的框架逻辑,还有下面讲的“文气”就更容易贯通。

但是这种写法有一个弊端。比如说,今天我要开始写论文,那我要从头开始看,结果一天过去了,我一直在改前面的文章,后面一个字没写。这是很常见的,但是这不意味着你没有往下写,你实际上在推进你的工作,在实现逻辑和wén气的贯通。

电脑时代带来了巨大的可能性,方便大家反复地敲打文字。大家想xiàng一下,如果没有电脑,一句话写下去你要再改它那得多费劲。大家没有经历过手写论文的时代,我自己最早的两篇lùn文是读硕士期间和韩老师合作完成的。那个时候电脑不普及,而且使用输入软件很费劲,需要用户老想着要怎么去选词、选字。所以那段时间我的论文都是手写的,有时候反复抄写几遍,费劲很多。电脑写作,对于这类细致的,需要反复锤炼的文字是相当友好的。

总之,细写要保持大和小,总体和局部的观念,时刻思考你的逻辑和文qì是不是从头至尾贯通的?大家把写成de部分读一读,就会发现哪好像缺点什么,好像原来写得还比较粗粝,现在需要写得再细腻一点,逻辑上要再顺一些。这是粗写和细写,这个过程很漫长。

四、注释

(一)两种引用方式

在刚才的细写过程中,你已经把素材按照自己的思路都摘到论文里面去了。这时就开始要做注释。我们知道,注释首先是个引用的问题,引用在学术上大致分为两种,一种是直接引用,另一种是融化转述。直接引用很简单,标志就是打双引号,双引号里的就是直接引用的内容。融化转述就是对于别人的观点,进行了自己重新的表述,但是表述后面也要做上注释,一种常见做法是写上“参见”。这两种引用方式在wǒ们的写作中经常会出现。通常来说,直引原huà比较适用于一些非常专门化、精细化的论文,而融化转述它更适合通论性、论说性的论文。前一种可能需要非常细地一点一点考证,反复地进行论辩,而后一种可能是相对比较抽象的大框架描述。这只是一般而言,实际上这两种论wén都要用到不同的引用方式。

直接引用和融化转述各有优点,也各有一些缺点。直接引用,它的优点毫无疑问,就是准确,你只要不要乱去裁断人家的句子,基本上你引来的是什么就是什么,这个很准确。

但是直接引用可能的危险是什么呢?有这么几个危险,第一是冗长,因为你想用他的这个观点,又要把这个观点在引用的话里面表达清楚,你可能要引好长一段;第二是隔膜,什么叫隔膜?就是说,人家写这段huà的时候,不是为你这个论文写的,你拿来用的时候就难免与自己的行文存在隔膜。第三是滞涩,刚才提到“文气”,一篇文章的语言本来是流畅的,突然在一个地方插进去别人的一句话,那这个文气就会发生滞涩,这是直接引用的毛病。

那么怎么jiě决这个问题?有这么几种方法:

yī个是删减,删减对应的是冗长的问题。这是说,你在截取别人文章的时候,一定要想好怎么截既能够把原意表达出来,又可以尽可能地简短。有时我们会这样引用文章:说原作者的一段话,把中间的两个逗号之间的一段给删掉,变成了一段话表述,逗号,一个省略号,再逗号,又把后面半句引出来了。这就是通过删减使冗长的问题得到解决。

而这个隔膜怎么解决呢?隔膜的解决一个基本的方法,就是说你引用完了以后你得再解释一下,把这个并不直接针对你的引文融入自己的思路。比如说,我习惯用这样的句子:“他的这样一个说法,虽然另有所指,但亦可证明我之前的某某某观点”,或者用“......,也就是说......”。直接引用都要做个阐释,把当中的gé膜感给打消掉。

滞涩就是语言不贯通,那怎么办呢?这是zuì麻烦一个wèn题,也是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一个。我觉得这个技巧其实是这样的:当你决定要在一段话里面引用别人的原话时,你在构造自己语言的时候,就要想怎么把它构造好,能够使这句话到时候放进去,可以嵌得丝丝入扣,严丝合缝。打个比方,别人是一颗宝石,你拿过来要嵌到一枚戒指上,你怎么把那个戒托做得好好的,刚好让那个宝石嵌进去稳稳的。这个是需要一点功夫的,我觉得有些学者很注意这一点,会做得非常好。比如我的yī个学弟,首师大的杜强强老师,他的直接引用在我看来就做得特别好。他好多直接引用,我ná来让学生念念试试,如果不去看文字,而是听声音的话,你都听不出来他在里面引用了一句话,这就是直接引用的最高境界。

以上是直接引用,间接引用或者融化转述比较可能的危险是什么?是错误。因为你是把人家话转shù过来,人家原意可能不是这样de,你给你转述错了,这是一个危险;另wài,融huà转述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你的文字能lì或许不足以转述别人的观点。转述的目的本是为了避免冗长,结果你jiǎng完了比人家讲得还长,那你直接引用原文就行了,没有必要再组织一次语言了。

所以融化转述要想用好,一方面转述要准确;另一方面要具有锤炼文字的意识。我在人大上论文写作课,最后一节课是专门讲修辞的,今天我也会讲到一点。大家在开始学习写论文的时候,要有比较强烈的锤炼文字的意识,要有文体的意识。

(二)尾注与脚注

lìng外我们知道,现在注释的基本的方式有尾注和脚注两种。尾注在现在看来是很不方便的,大家看尾注会很烦,还得翻到后面去看完尾注再来看正文。尾注是如何出现的,我没有考证guò,但我觉得原因可能很简单。在过去出版书籍的时候,用的是传统的方法,在上面排着正文,注释要排到下面排成脚注,这个有技术上的困难,所以就将注释全放到末尾。从传统铅字排版的角度来看,尾注是方便的。但是现代有Word,有各种文字处理ruǎn件,这都根本不是事了。所以我觉得,尾注将来可以慢慢从我们的xué术规范中淘汰掉了,我觉dé没什么大用。当然了,因为任何东西都是有传统的,也有人会觉得尾注有它独特的好处,那我们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去转化。

关于脚注的写法,wǒ觉得最重要的是,要区分直接引用和参见,这个问题大家都比较熟悉了,没有双引号的,不是直接引用原话的参考,就一定要写上参见。

此外,还要注意区分“注”和“释”,有些是“注”,比如说这样一句话是从哪本书,多少页来的。而“释”是什么呢?是正文中有个东西你还需要把它说明一下,但这个说明如果放在正文中,又旁生枝节,影响了文字的贯通,变得拖沓,你就可以把它放到下面作为“释”。大家只要写一写,自然就知道什么时候用注,什么时候用释,就可以区分开了。还有一些特别长的注释,叫做副考,这个基本shàng在人文学科,尤其是历史学科中用得比较多,我们法学很少会用到。

(三)注释的技术问题

关于注释的技术问题,给大家讲这几个地方。

第yī,注释号放在哪?比如我们用“③”来标记注释三,如果你引用的是一句完整的话,这个“③”就标在句号外面。但也有可能,你引用一段话,它的结尾不是句号,而是逗号,那么注释号就要标在句子当中。

第二,是用连续脚注还是分页脚注?一篇论文的脚注号码,是连续从1注到105,还是说每一页下面是1、2、3、4、5;1、2、3、4、5;1、2、3、4、5;......?这个wèn题,以我自己的写作、投稿经验来讲,我都是选择连续脚注的。因为你不知道你将来投给哪个杂志,那个杂志的要求是什么,等到他到时候有了明确的要求,再进行修改也没问题。当然了,如果nǐ们在写学位论文,比如博士论文,总共25万字,这种情况分章做连续脚注也可以。我真见过博士论文连续校注的,最后一看注释1800多个,这就很不方便。其实,如何注释永远都有一个基本原则,那就是清晰准确,这是它最基本的要求。

第三,同上注、同前注的问题。这在一开始写作的时候就要注意,比如说,你写了“注释6”是一段文章,到了注释20的时候,你引用的是和注释6同样的一段文章,有些同学这个时候就写“同注6×××”。文章一经修改,在中间加了一个注,就发现找不着“注6”是哪个了。解决方法其实很简单,就是在一开始写作的时候,就把所有的项目全部写全,不要写同注×,而是把是哪本书、是哪个作者、哪个出版社、哪一年编的、哪一页,都写全了。等到将来投稿之后,期刊社有要求时再处理就好了,刚开始省劲只会给自己找麻烦。

第四,中文和外文注释的体例怎么统一。我们现在的法学界经常会引用外文文献,英文就不用说了,德文、日文都很多。xiàn在各个刊物大多是要求,引用外文shí要遵守该语种的注释规范。但是也有一些刊物会去提供外文的注释规范,比如我们的《法学家》。

这当中的问题非常微妙,比如说德语中有一种不用引号的语法,但是它是直接引用。那么有些德国回来的老师就习惯于说不打双引号,直接引用。稿件到了我们的编辑过程中,就出现了争议,这里到底要不要写“参见”?我主张不用写,因为这就是德语中表达直接引语的方式。也有lǎo师认为不行,没有打双引号,就一定要用“参见”。这当中有一个不同注释体例之间怎么去转化的问题。

第五,一本书同时有中文版本和外文版本,怎么办?毕竟,我们读书的时候,hái是更习惯读中文版本,阅读速度更快,到了注释的时候再对照一下原文。如guǒ翻译没有问题,你也直接引用了译本中的原话,就应该作中文版本的脚注。如果你对个别字句、表述略作了调整,那么你就可以同时作外文版本的脚注,并说明自jǐ参考原文,对译文有所修改。还有一种可能,你觉得有必要自己重新翻译,那么在做外wén版本脚注的同时,可以附上“中文请参考某某书”。总之,作注一方面要准确规范,另一方面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。

第六,长引yòng需要单独列一段时,怎么处理?我们引用的内容有长有短,有时只需要引用两行话,有shí则会发现,人家说得太精彩,我没有必要多说了。这时我就把大概一两百字的一段原话直接引用过来。这里要注意三点,首先,引用的段落,相比正文的段落需要再缩进两个字的位置。正文一般遵循首行缩进两个字的格式,那么引文就需要缩进四个字,这样一目了然。其次,引文的字体通常不同于正文,需要改成楷体。最后,直接引用的段落一般不宜超过一百字。这是原则,需要大家自行把握。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刊物并不允许直引整个段落的做法,而是要求将较长的引文放在正文当中,我认为这未必有益。

(四)补丁

下面要介绍一种现象,“补dìng”。我们刚才讲,有了框架、有了材料,开始正式下笔写,但是在写作过程中,会出现几种情况。一种是你在写作过程中发现了遗漏环节。写着写着,发现自己的论文少了一块,这种情况下你可能需要停下来,重新去查找材料,去补充,这是非常常jiàn的现象。有人会疑惑,老师你不是说前miàn已经花很大功夫去梳理了吗?其实,你再怎么梳理都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,出现你原来没想到的新材料新问题。还有一种是,初稿已经完成以后,在修改的过程中,又发现了新的材料,或者说有了新的想fǎ。那可能就要重新再去做补丁。

可以看出,学术写作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。中国古代在形容一个人有才华的时候,经常讲叫“下笔千言,倚马可待”,看看李白是怎么写文章的,一挥而就,文不加点。这些词都是我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才华、有文采的。类似还有关于王勃写《滕王阁序》的轶事。我跟大家讲,那是文学性写作,我们进行的是学术性写作,学术性写作绝不是那个样子。

我们要破除学术写作中最基本的一些误区。我想前面肯定有老师讲到了,几乎所有的同学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都有一个想法,既然写论文要看那么多的文章,要做那么多的注释,那我自jǐ的东西在哪里?好多同学都会有这个疑惑,写了半天怎么都在说别人,我自己的东西在哪里?仿佛中学作wén一样,只有一张白纸铺在面前,你什么都不看,从头到尾自己写出来,这才是自己的,是不是这种感觉?我跟大家讲,这都不是学术写作,这是文学写作。在我看来,中国中小学的写作训练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此:wǒ们从小到大只受文学写作的训练,把大家全都训练成根本入不了文学门的文学业余爱好者,最后同学们连平平实实的说话都不会了。大家上了大学,一定要纠正自己这种观点,学术写作一定是区别于文学创作的。

学术写作当然可以有不同的风格。我读过一个诗学研究者的观点,他说诗人有两种,一种是赌徒式的,一种是棋手式的。赌徒式的人物,比如李白;棋手式的,比方贾岛。这是两种不同的诗人,这个说法非常有意思。学者可能也有不同风格,但是,所谓“下笔千言,倚马可待,文不加点”,这都不是学术写作真正的状态,学术写作一定是一种非常艰苦、非常理性、非常缓慢的表达过程。

民国银器上落款常用字体?

民国银器的落款都是各家银楼自己制作,没有统一规范。 所以很难说使用什么样的字体。 通常会有一些行业通用的对银器银含量的说明,一般也没有完全统一。 类似“票银”,“纹银”之类的。

发表评论 (已有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